「在上班和上進之間,我選擇了上香!」就讓我以幽默的流行語開頭,來分享這趟廟宇巡禮。桃園有著豐富宗教文化,其中桃園慈護宮、中壢仁海宮、大廟景福宮、明倫三聖宮和桃園威天宮都是當地人非常重要的信仰中心,不僅擁有文化價值,建築更是記載了大師工藝,也見證了地方歷史,就跟著我一起來瞧瞧每家廟宇的獨特故事吧!
中壢仁海宮
仁海宮是南桃園的媽祖信仰中心,位在中壢區新街里,此區很接近熱鬧中壢火車站商圈,也被稱作新街廟。清朝道光年間建造,最初奉祀觀世音菩薩,直到西元1867年正殿主神才改為天上聖母媽祖。
仁海宮目前所見到的廟宇結構則可以回溯到清朝同治年間,歷經多次改建修繕,才形成目前的樣貌。建築包含前殿、拜殿、正殿、後殿、東西廂廊和廟埕前的牌樓。由於兩側被現代化建築所包圍,照片只能呈現出正面三川殿樣貌,就留待你們親自到現場感受囉!
一樓正殿奉祀天上聖母,也被信眾稱為「中壢媽」,左右兩側分別是千里眼和順風耳將軍。後殿除了有岫玉媽祖之外,還有台灣最大的千年沉香媽祖,由李鳳強大師10萬刀精心刻畫,刀工講究又細膩,神態莊嚴肅穆。
二樓和三樓合祀關聖帝君、神農大帝、文昌帝君、財神爺、月老星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斗姥元君和太歲星君等神明。
仁海宮近幾年將金爐拆除,禁止焚燒紙錢,並改建為電梯,長輩也能輕鬆參拜。此外以LED節能燈泡取代蠟燭,透過觸控式機器就能快速尋找平安燈位置,求籤和功德金捐獻系統自動化,讓信徒更加方便,也能替環保盡一份心力。
來到上層後,能以近距離欣賞到屋脊上的裝飾,維妙維肖交趾陶剪黏藝術,這也是非常具有台灣代表性的技藝傳承。
中壢仁海宮在文創方面也非常用心,廟宇內不定期舉辦主題展覽,官方網站提供四種語言切換,也能網路點燈和線上求籤,活動消息清晰明瞭,若是還沒有空親自前去參拜,推薦先到官網逛逛。
桃園慈護宮
桃園慈護宮是北桃園的媽祖信仰中心,其淵源要從清朝康熙年間開始說起,由游性先民恭請聖母金身前來宜蘭五結鄉,經歷後裔遷移,最終安座在桃園市桃園區南門里,目前我們所見到的前後殿及東西廂建築,約在民國64年完工。
傳統三川殿三門建築,牆上能見到精製石雕,屋頂三川脊上方是福祿壽三仙,燕尾兩側則是手拿令旗彩球以及磬牌長戟的武將,交趾陶藝術裝置,每個區域都有精彩傳說故事。
慈護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泥塑鎮殿媽祖金身被信徒稱為「桃園媽」,此外也供奉來自苑裡、豐原、大甲、北港、新港和金包里等媽祖廟的分靈,並和苑裡慈護宮以及金包里慈護宮締結為姊妹廟,共同推動媽祖信仰文化,可以說是各地媽祖姊妹女神齊聚。
也供奉觀世音菩薩、福德正神、註生娘娘、地藏王菩薩、文昌帝君、月老神君、武財神和太歲星君等神明,保存了清朝年間的大印和百年匾額等歷史文物,廟牆上的精緻石雕,訴說著當地歷史與傳說故事。
歷史悠久的慈護宮也有跟上科技時代,在寺廟內求籤後,都能透過電子系統查看籤詩意涵。今年由主委擲筊請示媽祖,將原本的八座香爐減少為兩座,只留下天公爐和主爐,響應環保低碳。
桃園景福宮
桃園景福宮座落在桃園市中心圓環上,周遭中正路和民生路是熱門商圈,不僅是信仰中心也是當地居民日常生活集散處,雖然身處喧囂鬧區,卻還是擁有前方大牌門和左右小排樓隔岀的廣場前程。
景福宮有著台灣傳統寺廟建築歇山頂假四垂構造,最吸引人目光的是前方金龍噴泉,夜晚點燈之後霸氣外露。由於是歷史古蹟建築,在廟宇內部還能見到清代時期的百年水井。
景福宮又被稱作「大廟」,歷史可以追根到西元1745年清朝乾隆時期,在嘉慶年間進行重建,於1813年完工,至今歷經多次整修,西元1985年被列為三級古蹟,可以說是見證了桃園市區百年發展。
主祀開漳聖王,鎮殿神像是台灣清代雕塑最大的開漳聖王像,合祀玄壇元帥,此外也有觀音菩薩、天上聖母、金母娘娘、註生娘娘及太歲星君等多位神明,其中月老神君還是台北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的分靈奉祀,求姻緣的需求也能在此滿足。
雖然經歷多次整修改建,景福宮目前還是保留許多清代匾額、神桌和燭台等古物,還能瞧見嘉慶年間的石柱和日治時期的彩瓷花磚,螭虎栱雕刻細緻,大多是出自名師之手藝。
近年來文創產業興起,台灣廟宇也都會推出自家相關產品,將護身符或符令手環等變化成更有生活感的形式,不過我見到的以可愛佛像版本居多,景福宮卻能在傳統信仰和文青質感當中,取得了不錯的平衡點,這點讓我非常佩服!離開時也求了組開漳聖王的護身符,繫掛在車上保行車平安。
參拜完神明後,也別忘了來敲響祈福鐘,原本有點擔心會聲響過大打擾到其他信徒,沒想到竟然是低沉渾厚音色,隨著共鳴感受似乎也能洗去雜念,讓內心得以沉靜。
明倫三聖宮
明倫三聖宮位在虎頭山上,在山腳下有座將近14公尺高的關聖帝君石雕,是全台灣最高的關公立像。抵達宮廟下方,沿著階梯往上爬,會先見到長寬各有15公尺的巨型九龍壁,龍身盤旋展現磅礴氣勢,上方則是威武帥氣的關聖帝君銅雕像,俯瞰著桃園散發出英氣與威嚴。
這還是我第一次造訪虎頭山,週末沿著三聖路熱鬧市集進駐,烤香腸、臭豆腐、鹽酥雞和蚵仔煎等小吃美味應有盡有,也有彈珠台和服飾攤販,即使沒有宗教信仰,也很推薦來虎頭山走走逛逛,並朝聖三聖宮建築。
明倫三聖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民國23年,虎頭山上的廟宇建築則是在民國64年完工,宮殿式風格擁有兩層樓宏偉外觀,廟埕旁設有日月台,前方還有大大的金色關刀,別忘了摸摸刀柄和刀頭,保平安去厄運。
三聖宮一樓供奉五府千歲、地藏王菩薩、太歲星君以及福德正神等神明,二樓主祀關聖帝君,合祀觀世音菩薩、天上聖母和南北斗星君等神尊。
二樓正殿金碧輝煌,雕梁畫棟間充滿匠心,青斗石龍柱和神木香爐等值得細細品味。從二樓也能遠眺山下景色,視野極佳綠意蔥蔥,光是拜天公的過程就很有療癒之意。
桃園威天宮
位於桃園市龜山區,有別於傳統廟宇的歷史悠久,我覺得威天宮更像是歡迎遊客的關聖帝君文化園區,結合唐朝風格和現代元素,呈現出獨特的莊嚴氣息。
電視劇製作人李鵬年輕時曾經向關公許願,也感受到神蹟伴隨逢凶化吉,多年後事業有成,也終於在西元2016年興建完成桃園威天宮,並前往曾經因戲劇而結緣的山西運城關公家廟,引渡分靈神像回台灣。
威天宮主殿擁有挑高空間,透明屋頂紅色窗櫺,不同時段還有著光影變化,兩側是大大的「忠孝節義」以及「吉祥如意」題字,古銅色浮雕威勢滔天霸氣四溢。
中央矗立高達7.2公尺重量為7頓的青銅關聖帝君像,是全東南亞最高的室內武財神,關公聖像左手握著書籍,右手拂動鬍鬚,右邊耳朵較靠近前方,如同專心聆聽著信眾的心願。
響應永續環保理念,威天宮以「轉運龍銀」取代傳統燒香、燒金紙和祭祀供品,在櫃檯請兩枚轉運龍銀,參拜結束後其中一枚投入結緣箱內,另一枚隨身攜帶保平安,下次回訪則是以舊換新,也象徵著運氣越轉越好。
威天宮合祀文昌帝君、送子觀音和月老星君等,也能來此求姻緣和考試順利。
戶外園區也非常精彩,臥佛殿、孔明冥想區、西遊記大型主題石雕和可愛版三國造景,來到威天宮不僅能參拜神明許願祈福,也滿足了打卡出遊樂趣。最熱門的就屬「武財神招財金銀道」,在前方敲鑼,走進內部摸摸金銀財寶,再將財氣收進口袋,象徵事業財運一切順利。
好啦,這篇桃園廟宇巡禮也要到此告一段落了,這趟不僅是為了採訪取材和你們分享心得,每到一座寺廟,我都會跟著參拜,深入體驗台灣獨有宗教文化,欣賞精美歷史文物與建築細節,感受傳統信仰,似乎也在其中獲得了內心療癒與平靜,推薦大家在週末也安排一場文化與心靈雙重饗宴。
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