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先到高雄科工館參觀了「藏水覓趣:水下文化資產多媒體互動特展」,以水下考古為主題,介紹台灣海域豐富的水下文化資產,透過沈浸式劇場、互動 AR 和 VR 技術、多媒體遊戲等,介紹充滿內涵的海洋文化。體驗完展覽後,就像走了一趟海底時空之旅,夢幻療癒充滿美感,深度的文化也是利用互動式遊戲帶出,就算是小朋友也能在有趣活動下學習到小小知識,就來看看我的詳細心得分享吧!
藏水覓趣
✓ 藏水覓趣:水下文化資產多媒體互動特展
展覽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2F 第一特展廳
展覽期間:2021/02/05 ~ 2021/05/09
✓ 藏水覓趣展覽票價
門票:免費開放參觀
藏水覓趣展覽 2021 年會在高雄、馬祖、宜蘭展出,第一站先來到高雄科工館,正好跨過寒假和春假期間,帶小朋友來逛逛嘟嘟好。重點是免費參觀,展覽又很用心設計,真心覺得有佛心到!入口處設計以深藍色為主題,就像是一艘靜置海底的船隻,穿越過入口處進到神秘水下世界。
藏水覓趣總共分為六大主題區,分別是「海底時空膠囊」、「探索海洋臺灣」、「重返水下遺址」、「科技水下考古」、「揭開沉沒的真相」、「永續與推廣」,以下就一一來和大家分享每個展區的重點。
海底時空膠囊
一開始聽到水下文化資產,還覺得不是很理解,其實指的就是古代沈沒船隻,將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封存在水下世界,透過水下考古員的發掘,也才能讓這些珍貴文物資產重現天日。
穿越過入口處的船艙時空之門後,迎接我們的是大型裝置,透過夢幻的水母意象,帶出藏水覓趣的六艘主要船隻。看著水母上下飄動,搭配魔幻音樂,真的有種奇幻療癒感。也是個很能拍出網美照的好地點。
藏水覓趣展覽很貼心還特別提供了造型雨傘,在光影變化之下,自己也能化身成為獨一無二的水母,拍出不一樣的紀念照。小小提醒一下,只要到「藏水覓趣」粉絲團按讚分享,現場出示給工作人員看,就能免費借用造型雨傘。
「藏水覓趣」粉絲團:http://bit.ly/3jp12nv
水下文化資產定義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於 2001/11 通過《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公約》,台灣於 2015/12/05 公布施行《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一旁的大型投影螢幕也帶出了六艘船隻的故事以及其代表的歷史意義,包含「將軍一號」、廣丙鑑、蘇布倫號、「綠島一號」、山藤丸、博卡喇汽輪。
探索海洋臺灣
台灣海峽是世界航運交通要道,也是貿易熱線「海上絲路」會經過的航線,不過在澎湖附近有一處被稱呼為「黑水溝」的海域,因為水況險惡,再加上颱風侵襲,使得往返船隻沈船翻沒,也讓水底下有著豐盛的水下文化資產。在現場展區也能見到台灣陸橋動物群和清代木船模型展示。
我覺得藏水覓趣展覽最棒的就是互動體驗,透過大型 3D 立體對位投影,可以利用手指點選螢幕上不同的船隻,會有相對應的動畫歷史介紹,也能顯示出每艘船所擁有的重要文物保存。
2001/05 宜蘭縣政府在河川整治工程時,發現了礁溪鄉得子口溪的淇武蘭遺址,因為自然環境改變,人類文化被淹沒在溪水下方。展覽當中也能利用光雕投影結合動畫,呈現出腳下的淇武蘭遺址。
重返水下遺址
360° 環景劇場是我最喜歡的一區!被兩個半弧形圍繞的劇場,像是要進到奇幻世界般神秘。
劇場內擺放了藍色懶骨頭沙發,可以賴在上方欣賞博卡喇汽輪沈船故事、東沙一號實景影片,跟著水下考古工作實景,一起探索水下世界。也因為是結合音效和光影的沉浸式體驗,讓文化資產不只是嚴肅的歷史研究,更像是充滿設計的美學之旅。
也有設置 VR 虛擬實境體驗。
只要掃描 QR Code,就能利用現場平板或自己的手機,透過 360 度環景互動技術,欣賞水底世界的周遭全景。也能透過穿戴裝置,和水下考古員一起走一趟沈船遺址之旅。小小提醒,穿戴裝置現場都有工作人員協助消毒。
也展出了從沈船遺址帶回來的考古文物,青花瓷盤、青花碗、弧形紅瓦、船舷窗等,甚至也見到了透明玻璃瓶。忍不住聯想起,或許我們現在隨手資源回收的啤酒玻璃瓶,過了幾千年後也都會成為重要的考古文物之一。
科技水下考古
跟著轉動船舵,再透過互動式體驗,螢幕上會顯示出自己的動作,一邊玩遊戲,一邊了解水下考古。可不要小看水下考古,這是一門大學問,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海底尋寶或是打撈沈船而已,而是結合了考古學、海洋科技、保存科學等,利用潛水裝備和海洋探測科技,發掘淹沒的船隻和遺物,研究人類的歷史文化。
再來動動手玩玩大型立體積木,對照螢幕拼出對應的考古文物,就能了解不同的水下文物介紹。
潛水員裝備也是水下考古很重要的一部分,透過互動系統,可以詳細了解探方、水下相機、面鏡、氣瓶、量尺、 蛙鞋、長釘、小鏟子、寫字板、尺規等全身裝備的作用。
了解了所有裝備之後,就來到工具牆瞧瞧,看看是不是能夠認出所有裝備的名稱和功能。看到這面牆真的讓我感到非常佩服!潛水本身就已經很困難了,沒想到水下考古還需要戴上更多裝備,在海底下發掘不同的歷史遺跡,真心覺得偉大呀!
揭開沉沒的真相
這一區我覺得光是欣賞陳設也覺得很美耶!模擬潛水用的浮力袋充氣球,下方展示著水下文物出水作業方式,經過保濕、脫鹽、清潔附著物、填充定型、保存處理、典藏管理、遺物修復等,每一步驟都非常重要。
了解了出水作業方式之後,再利用互動裝置介紹每項文物的小故事。
當然也少不了遊戲互動,體驗一日修復大師。透過螢幕介紹,認識文物修復知識;若是覺得還不過癮的話,也能試試看 3D 列印仿真立體陶碗陶罐,親手將陶碗陶罐的碎片逐一拼湊修復。
永續與推廣
AR 擴增實境遊戲體驗,可以在螢幕上和水下考古員一起完成保存工作,最後還能來張合照,只要掃描 QR Code 就能輕鬆在手機上下載合照,也算是展覽的可愛小驚喜之一。
除了要發展水下觀光、世界著名水下博物館等產業之外,「現地保存」、「防治偷盜」也是很重要的觀念。二戰期間,美國胡佛總統郵輪在綠島公館外海擱淺,2020 年文化部設立了「綠島胡佛總統號水下遺址告示牌」,就是為了推廣現地保存。當然也有可愛的模擬版「綠島豆丁海馬海底郵筒」,在 11 公尺水深處,以綠島小精靈海馬作為郵筒造型,也是目前全世界最深的海底郵筒。
好啦,這篇展覽分享也要到此告一段落了,藏水覓趣最讓我驚豔的就是互動式體驗,幾乎每一區都有小遊戲,在有趣的過程中學習到水下文物資產,環境營造也很有氣氛,沈浸式體驗療癒奇幻,也能在許多區域拍到美照,分享給你們。
藏水覓趣:水下文化資產多媒體互動特展
展覽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2F 第一特展廳
展覽期間:2021/02/05 ~ 2021/05/09
展覽門票:免費參觀
「藏水覓趣」粉絲團:http://bit.ly/3jp12nv(按讚分享可免費借用水母雨傘)